-
核能新闻2024年12月(国内)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06日 -A+A国内要闻
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在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介绍说,2024年江苏徐圩等5个项目的11台机组获得核准,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2025年我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稳步推进在建核电工程建设,建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等机组。到2025年底,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6500万千瓦。(来源:新华社)
中核集团申彦锋总经理一行到访中国核协
12月4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申彦锋一行到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进行工作交流,协会驻会常务副理事长曹述栋与申彦锋一行就发挥各自优势在相关工作方面相互支持、加强合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曹述栋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政府管理、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会员需求,并为会员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持,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核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申彦锋表示,中核集团作为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协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构建核能安全发展命运共同体,推动核能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中核集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12月6日,中核集团在京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本次大会聚焦中核集团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系统总结经验成绩,穿透式宣贯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分析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存在的短板,研提新思路、新方向、新举措,发挥“整体·协同”优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切实推动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来源:中核集团)
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人会见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部长
12月10日,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人王宏志在京会见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部长萨特卡利耶夫,双方就核能、油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王宏志强调,两国能源主管部门要落实好元首会晤成果,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指导并支持企业深化务实合作,执行好现有油气供应合同,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营,共同实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拓展核能等领域合作。萨特卡利耶夫表示,哈中两国能源领域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基础,哈方愿积极深化两国油气领域合作,欢迎中方企业参与哈国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希望积极借鉴中方在核电领域的先进经验并探讨合作机会。(来源:国家能源局)
我国首座商用堆同位素研发平台建成
12月14日,秦山核电重水堆同位素辐照试验平台顺利完成热试,意味着秦山核电已具备在重水堆上开展钇-90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辐照试验的能力,标志国内首座商用堆同位素研发平台正式建成。该平台成功实现了国内商用堆短半衰期医用同位素研发和生产,为医用同位素国产化及放射性药物研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据了解,该重水堆同位素辐照试验平台具备在线自动装卸同位素辐照靶件的能力,结合重水堆中子通量高、稳定运行时间长的特点,可以长期、稳定、灵活地开展医用同位素研制和小批量生产工作。(来源:中核集团)
“核柴一号”发布!我国核电装备自主研发取得新突破
12月16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多项核心性能指标、可靠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能力。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是核电站应急供电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其系统功能是在主电源和辅助电源失效时启动,向安全设备提供应急电力,以确保反应堆安全停堆,对保障核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中核集团成功研发高放废物玻璃固化关键配方
12月23日,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陶瓷电熔炉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在位于江苏泰州的我国首座国产化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冷台架上圆满完成了试验验证,并通过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了动力堆高放废液陶瓷电熔炉玻璃固化配方这一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陶瓷电熔炉玻璃固化技术国产化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零的突破。高放废物处理是确保核能安全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来源:中核集团)
国家核安全局举办2024年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
据生态环境部12月24日报道,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组织开展2024年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此次演习检验了新版应急预案以及相关实施方案的有效性,首次启用新建的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应急指挥中心,与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联动开展,以无脚本方式进行,进一步磨合了应急指挥机制,锻炼了应急响应队伍,提升了实战化应急能力,为保障核与辐射安全、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来源:生态环境部)
我国首次成功获取镍-64
据中核集团12月27日报道。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通过数年集智攻关,首次制备出克量级丰度超过99%的镍-64同位素,标志着我国在新型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镍有5种稳定同位素,获取镍-64需要通过特殊分离工艺,把中子数为36的原子富集到高丰度,且用于富集镍-64的物料极易分解,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更高,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了该技术,因此镍-64的价格十分昂贵,约是同等重量黄金的数百倍!镍-64是医用放射性核素铜-64的前置核素。铜-64是新一代PET显像核素,半衰期为12.7h,具有成像清晰度高、扫描时间窗口宽及可集中供应的特点,铜-64标记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内分泌瘤、肿瘤乏氧组织、阿尔茨海默症等的诊断。(来源:中核集团)
我国规模最大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正式启用
12月30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医用同位素产业又迎来一重要节点,镥-177、钇-90、镭-223、碘-125、磷-32、铼-188、钬-166、碳-14等8条医用同位素生产线完成全部建设工作,我国规模最大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正式启用。投产后,核动力院将具备医用同位素产品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产能基本满足国内相关医用同位素市场需求,为建立医用同位素自主保障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诊断治疗的关键元素,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来源:中核集团)
行业动态
全国铀矿地质会议提出亟需成矿理论创新突破
11月29日-12月3日,在核工业“开业之石”发现70周年之际,以“传承核地质精神 再创新时代辉煌”为主题的“全国铀矿地质会议·2024”在广西桂林灵川县成功举办。唐菊兴院士致辞时提出我国铀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背景复杂,今后找矿的深度和难度将越来越大,亟需成矿理论技术创新突破。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副局长唐大伟表示要加快培育铀矿地质新质生产力,积极构建铀矿地质勘查战略协同,持续完善人才战略体系。(来源: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中广核数字科技获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决赛一等奖
11月28日至29日,在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总决赛中,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队斩获大赛一等奖,中国广核集团获得本次大赛企业优胜奖。“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是中央网信办正式批复冠名的国家级网络安全赛事。大赛参赛队伍由全国各地方行业及高校赛道获胜队组成,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赛事。(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中国华能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6日,中国华能集团与华为公司在华能集团公司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进行会谈、见证签约,并共同为华能-华为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根据协议,双方将继续在清洁能源合作、数字化转型合作、组建联合创新实验室、企业文化交流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来源:中国华能)
全国规模最大电力5G专网在秦山核电建成上线
12月10日,秦山核电在5G专网正式上线发布会上宣布:秦山核电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厂区5G专网全覆盖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5G专网项目自2022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历时26个月,历经9台机组大修,共安装12000余台设备,敷设超100万米线缆,实现与核电管理网、行政电话网、工业视频网等网络的互联互通。(来源:秦山核电)
核能行业第九届主泵技术研讨会在宁德核电基地举办
12月10日至11日,全国核能行业第九届主泵技术研讨会在宁德核电基地顺利举办。来自全国核能行业的各核电基地、设备厂家、高校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分享了主泵电机轴承试验台架及仿真计算、主热传输泵水力部件解体方案、核主泵机组导轴承和推力轴承性能对比、华龙系列主泵轴承研发及应用、核电站主泵静压一号密封解体检查、基于核电设备的状态维修管理技术、主泵非能动停车密封和水压试验泵保障轴封完整性功能分析等议题。所有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这些议题在主泵技术的研究、创新、应用、试验、维修等方面开展了深度讨论交流。(来源:宁德核电)
上海核工院与阿波罗机械签署“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协议
12月13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了《“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共建协议》、《“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科研合作协议》以及《“国和一号”产业链党组织联建共建协议》。这一系列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家公司在核电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合作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共同致力于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来源: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广核实现富集硼酸成功应用
据中国广核集团12月16日报道,由中广核苏州院牵头研发的集团自主化成果国产富集硼酸在阳江核电站3号机组、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实现应用,这是国产富集硼酸在不同堆型、不同场景下的国内首次应用,标志着中广核牵头建设的富集硼酸供应链已实现自主可控。富集硼酸是利用同位素分离技术,将硼-10丰度提高到大于自然丰度的产品。富集硼酸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反应性化学控制,是确保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化学材料。由于其生产难度高,此前国内一直无法生产出合格产品,长期依赖进口。(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IAEA小堆微堆研讨会在海南召开
12月16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中核集团海南核电承办的IAEA支持小型模块堆和微堆部署的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考虑因素跨地区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活动是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来自40余个国家的政府官员、核领域专家约150人参与小型模块堆和微堆基础设施发展问题方面的关键考虑因素讨论和经验分享。会上,中核集团向IAEA官员、各国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者、核安全监管机构和技术发展机构官员围绕小堆综合利用、一体化方案、建造交付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来源:中国核电)
国内首款快响应脉冲辐射剂量仪研制成功
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2月19日报道,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成功研制出适用于短脉冲、高剂量率监测的快响应脉冲辐射剂量仪,填补了国内脉冲动态辐射剂量研究仪器空白。该产品对毫秒级脉冲X射线剂量响应达到80%以上,在射线探伤、医学诊断、安检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将为国家辐射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快响应脉冲辐射剂量仪产品样机相较于稳态辐射场,脉冲辐射具有持续时间短、瞬时剂量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安检、工业探伤、医学成像诊断等领域。(来源:中国原子能院)
“核防火墙”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12月16日至17日,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在京成功举办“核防火墙”国际研讨会。会议围绕应对核能可持续发展挑战、核技术新应用、废物管理问题、核技术非传统应用案例及核扩散新风险等议题开展深入讨论,来自美国、法国、中国和经合组织核能机构等13家研究机构的40多名专家齐聚一堂,碰撞思想火花、共话核能发展。(来源:中核战规总院)
来源:2025-1-6,中国核能行业协会